工匠之魂,今天比昨天略好 ——记优秀员工钟守伟

工匠之名历史悠远,从曾经被人轻视到如今被人赞许甚至吹捧,它的本色从未随着历史的跌宕起伏而改变,尤其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之中,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坚守,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态度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责任,它坚定地站在了夸夸其谈与华而不实的对立面上。
——题记
 
他活跃在生产一线,用心做产品,专注面对工作。他似乎一直都在跨越,从什么都不会的刀片加工小白,到现在能够独立驾驭价值上千万数控设备的能工巧匠;从“0”到“1”,从“1”到“成百上千”,无数的参数都烂熟于心。他花了三年时间,让自己从外行到内行,独当一面的同时也能带领小团队培养新人才。他说:“这没什么复杂的秘诀,也没有什么捷径可以分享,就是专注的干,持续的学”。

他叫钟守伟,美奢锐众多专业人才中的先进个人,从事CNC工序操作,是无数厚积薄发、勤恳敬业的一线突出生产者的代表,在这个人人喧哗的时空之中,他选择了坚毅和沉朴,他就是美奢锐工匠精神的力行者。


 
第一次见到钟守伟的时候,我就被他专注细致的工作状态深深吸引——戴着防尘口罩,穿着整齐工作服的他一边注意着机器运作的数据,一边耐心地给新人讲解要领。得知我们希望他做一个成长过程的分享时,这个小伙儿一开始有点懵,随后一改工作时的严肃,羞涩地笑了。大概从来没有站在聚光灯下的他,习惯了默默无闻中踽踽独行。他一再坚称自己其实很普通,所有的成绩都不过是靠点滴的钻研积累得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这些要是能够帮助到其他同事、提点新人那自己也是很愿意分享,算是对这几年的一个回顾总结,希望能对公司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从他的言谈之间,似乎不难看出,他对美奢锐带着一种家的情愫。
 
一、从零起步,责任之重
钟守伟说他来美奢锐之前,从事的是平面磨床,工作重复乏味,对个人而言并没有太多发展空间,他思前想后觉着不能把时间都耗在这样的工作上,所以借着机会在2014年进入美奢锐,从那时候第一次接触刀片加工的他,才知道原来刀片种类繁多,样式也各异,运用到的领域也庞杂,在这之前,对于刀片、铣刀根本没有概念,更别提什么槽型、参数等等。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他自己认为的一次重要转折。全新的认知体验,带来的是新奇与喜悦,但是真当自己实践的时候,才知一切得来皆不易。听他这样轻描淡写自己的工作变迁时,可以感受到他骨子里的一种对庸碌生活的不满,他的眼睛里看得见闪烁着向上的力量。

在他看来,来这里,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主要是这不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学习技能的平台,这里有一群热心的同事,有一个手把手传授技能的师傅,无私地传授着他的技术经验。但是,他说这也是现在的他在回顾的时候才明白的,“和现在新来的同事一样,刚开始我完全是蒙的,每天脑海里都是在‘连连看’,把听到的产品型号简易词硬塞进脑子里,把它们和我新学到的知识连系起来,试着先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在这之后,我就抽出空余时间,抱着图纸资料,反复看各种字母数字代表的意思,找废刀片去比对,加深记忆。产品了解清楚了,等到学习工具磨实际加工的时候,又开始犯难了。”平淡无奇的心路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畏惧新生事物的钟守伟,的确是简简单单的“对号入座”,但是有多少人会去偷偷地在自己的工作之余掌握自己工作流程的每一个瞬间,并且尝试从更大的维度上来理解它们?守伟也不是天生就擅长,他也焦虑过,前辈操作得得心应手,轮到自己操作却漏洞百出,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到头来漏洞百出,自己也判断不出是否合格,每出一件产品就要停下来查看,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时间都耽搁了不说,出来的产品也基本是次品,除了这些,还有调工装,修砂轮等,每一道工序的成败直接关乎产品质量。他说:“从那时起,我真正感受到‘匠人’的不易,每件产品的诞生,都倾注了颇多心血,作为缔造者,必须要对自己手中的产品负责!”虽然看上去,他的法子简单有效: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摸索,摆在眼前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但是,从内里上讲,深层的原因和动力在于他的责任感,正是责任感促使他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也正是责任感让他上手之后,并不会轻易地裹足不前,对比其他同事,他们做的又快又好,他只是刚摸清了门路,离得心应手还差一大截。所以,他说:“人要学会不断的反思,我调好一个工装能不能缩短现有的时间;开一条槽还有其他省时省力的方法没;修好一次砂轮调好尺寸又需要多久...”

二、从合格到超越,永不止步
守伟告诉我们,一直是技术工种的他深知:时间就是本钱,质量就是一切,况且在美奢锐我们的要求更高,只有不断提高效率,才能多生产一件或几件产品,为我们源源不断的订单做好完备的后方补给。

为此,他又踏上了摸索尝试的征程,如果说前面的努力还只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匠,当他开始探索的时候,他的背后就是工匠精神巍峨的身影。调工装的时候,提前准备好所需工具,用最短的时间调到最适合最顺手加工的位置;修砂轮注意怎样修到砂轮不弹,好用;调刀片尺寸的时候,机床各轴承与产品尺寸的关系,如开C型槽,2轴加减一丝,韧带宽窄3.5丝,而总宽会加减两三丝,开S槽,0.2到0.4刀尖圆弧,X轴距离十三四丝,从而可以计算出需要进多少尺寸刚合适,减少对尺寸次数,不用慢慢去试调很多次都调不好,修一次砂轮大约修了多少在对尺寸时,进多少,只需一两次就能调好,这样就节约出来很多时间。因此他的效率也有了很大提升,从一天开c型70/80片,到170/180片,甚至已经超过了同事的产能。

钟守伟说到这,整个脸上开始闪烁极其自信的目光,我们不难看出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技术攻关和总结,他凭借狠抓技能、踏实学习的工作态度,才逐渐在工作中显露头角。这个小伙儿告诉我:“少说多做总是没错的,为了赶时间提进度,连水都顾不上喝是常事。专注忙自己的事,看着一件件成品,我觉得所有的都是值得的”。我们知道他是骄傲的,那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

三、与其让时代等等,不如奋起直追
“工作中的钟守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敢想敢做,也非常细致务实,乐于接受新事物,是个值得学习的人,”钟守伟身边的同事这样评价他。两年的工作下来,钟守伟对技术工作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感受:一人操作一台机械,产能始终是有限的,加班加点的赶产品,产能的增长还是到了一个瓶颈期。幸运的是,不久公司便引进了全自动开槽机,实现了人工到机械的转变,产值随即提升,意义重大。不过这也让他意识到是该和机器打交道的时候了,天天不眠不休,人做不到,但机器可以,要想实现产能提升,势必要学会怎么和机器打交道。虽是如此,但好像又回到了“0”到“1”的境地。每个人都会在归零的时候害怕,人生苦短,每一次从零开始都意味着所有的经验都烟消云散。守伟强大的地方在于,他试图在新旧工作之间找桥梁。

“我要学的有很多,调机、编程代码、操作......幸运的是之前学过工装调试,与开槽机原理是一样的,学会编程就能简单操作,所以上手还算快。这也让我明白,其实所有学过的知识,都是一种隐形的积累,你不知道哪天就会用到。”确实,我们都明白,对于一个习惯了人工操作的传统技术人来说,突然转变为机器操作,即便有所接触,难度也可想而知。但是钟守伟一步步克服困难,程序代码不熟悉,那就时刻提醒自己仔细多记,掌握每一个代码,每一个数字变化代表的含义。钟守伟说工序化操作中也会遇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稍有一处不周,就可能出现问题影响工作进程。“我也撞过砂轮,虽然没有人过多责怪我,但是我自己很内疚,这更激发了我一定要掌握的决心”。

从程序代码到实际周边磨操作,周边磨机械多样,日本WAIDA、天通、阿格顿、不同机械不同操作不同系统。钟守伟都自己挤出下班时间,巩固强化知识,实际操作的时候跟随师傅,一边看,一边回想资料知识。“从一台开槽机到多台,从最初开槽100多片,到现在一天加工几千片,产能翻翻的喜悦,往往是我们这种一线工人体会最深的。”

如今的时代,对每一个工人都拉响了警报,看上去AI将会取代所有的人工,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个时代淘汰的只能是墨守成规的人,而锐意进取的奋斗者们,他们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穷则变,变则通,他们将变革视为生存的基本法则。。
 
四、比昨天的自己多迈一步
集三年的工作经验与钻研心得于一身,工作水平早已领先同龄人,但却始终如一,专注执着,钟守伟不愧为先进。“我也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这种责任心,但是时间节点对我们的约束力的确非常强,其他任何因素拖延的时间,都必须从我们的加班中补回来,年轻人,只要身体能承受,为工作吃点苦没什么大不了。更何况在美奢锐工匠道路上,只有持续的学习、完善自己才能满足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专注的干,才可能比昨天多迈一步”钟守伟这样讲道。

如果把钟守伟的产出履历排在一条时间轴上,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条均匀前进的道路,三年多的时间里,有突飞猛进,也有静默无奇。但是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择与追求,再平凡的事也有人力求极致再难,过的坎儿,也有人咬牙坚持。就像钟守伟说的,或许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言,要想把手头的工作做得比别人出色,就只有持续的学,专注的干。工作就是事业,要用心对待,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工匠精神,独运匠心,走好每一步,实现我们的精彩人生!

钟守伟最令人敬佩的地方是,他的眼睛没有在看诗和远方,而是紧紧地将双脚埋于大地之中,他从不去豪言壮语今日体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胜景,而是不停地告诉自己,今天的这一步我已经超过了昨天,超过一点点这便够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前进的步伐中每天超过一点点大概就是最夯实的方式,工匠之魂便是如此吧。